一、求朱自清写景散文的艺术浅析的提纲
你都不加分 这类问题麻烦
只给一份提纲了
写景散文的艺术浅析
1多出现鸟这一意象
2春天的代表意义
3想象与现实世界的双线交接
二、名家叙事散文700字
遇见
一个久晦后的五月清晨,四岁的小女儿忽然尖叫起来。
“妈妈!妈妈!快点来呀!”
我从床上跳起,直奔她的卧室,她己坐起身来,一语不发地望着我,脸上浮起一层
神秘诡异的笑容。
“什么事?”
她不说话。
“到底是什么事?”
她用一只肥匀的有着小肉窝的小手,指着窗外,而窗外什么也没有,除了另一座公
寓的灰壁。
“到底什么事?”
她仍然秘而不宣地微笑,然后悄悄地透露一个字。
“天!”
我顺着她的手望过去,果真看到那片蓝过千古而仍然年轻的蓝天,一尘不染令人惊
呼的蓝天,一个小女孩在生字本上早已认识却在此刻仍然不觉吓了一跳的蓝天,我也一
时愣住了。
于是,我安静地坐在她的旁边,两个人一起看那神迹似的晴空,平常是一个聒噪的
小女孩,那天竟也像被震慑住了似的,流露出虔诚的沉默。透过惊讶和几乎不能置信的
喜悦,她遇见了天空。她的眸光自小窗口出发,响亮的天蓝从那一端出发,在那个美丽
的五月清晨,它们彼此相遇了。那一刻真是神圣,我握着她的小手,感觉到她不再只是
从笔划结构上认识“天”,她正在惊讶赞叹中体认了那份宽阔、那份坦荡、那份深邃—
—她面对面地遇见了蓝天,她长大了。
那是一个夏天的长得不能再长的下午,在印第安那州的一个湖边,我起先是不经意
地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
的,有些飘到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我仍然没有十分注意,只当偶然风起所带来的。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情况简直令人暗惊,好几个小时过去了,那些树仍旧浑然不
觉地在飘送那些小型的云朵,倒好像是一座无限的云库似的。整个下午,整个晚上,漫
天漫地都是那种东西,第二天情形完全一样,我感到诧异和震撼。
其实,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靠纤维播送的,但也只是知道一条测
验题的答案而已。那几天真的看到了,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
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
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
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馀,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
但造物者乐于做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
我至今仍然常在沉思之际想起那一片柔媚的湖水,不知湖畔那群种子中有哪一颗种
子成了小树,至少我知道有一颗已经长成,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
心之峡谷里,蔚然成荫,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三、写人记事回忆性散文摘抄?
父母是棵树,为小树遮风挡雨,阻挡烈日,当小树逐渐长大,大树便会拔开一片天空,欣喜的看着小树茁壮成长,这是一片无私的奉献,所以父母对我的爱是一种无私的爱。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这首歌大家都听过吧,母爱正如一首首歌谣,唱出了动听的爱的旋律,唱出了人间真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想必这首诗,我们也不陌生吧,是啊,母爱就像一首首诗,记录了我们的成长。
就像和煦的春风,让绿油油的小草随风飘动,这场景是多么的美丽。 在我的生活中,母亲无时无刻不再关心着我。虽然从小到大,我已经看惯了母亲那凶恶、严肃的脸,听到了她愤怒、斥责的声音,但我又不得不说,难道这不是在为我好吗?
记得那次,我老师通过教育平台发给妈妈成绩,后来,妈妈知道我考得很差,回到家,我不敢跟妈妈提起考试成绩,可妈妈却无意中想起来了,这使我胆战心惊,果不其然,那天晚上,妈妈狠狠地批了我一顿,我哭得很厉害,看到这场景,妈妈很心疼,因为这是我长大以来第一次哭,她紧紧地抱着我不放,眼泪在她眼眶里打转,一不小心,妈妈还是没控制住自己的眼泪,一颗颗眼泪顺着妈妈的脸庞掉到了我的衣服上,我感觉我的衣服似乎已经湿了一大半了,这感觉即甜蜜又略带了点点的苦楚。
第二天早上,我一起床,饭菜的香味就迎面扑来,隐隐约约,还听得见炒菜的声音,我跑进厨房,只见一个微老的影子在灯光下闪动,是妈妈,妈妈披着乱蓬蓬的头发,在灯光的照耀下,还看得见几根银白色的头发,妈妈那黄油布似的脸上还带着黑眼圈,眼睛里充满了血丝,脸上布满了皱纹。
妈妈老了,时间带走了妈妈那美丽的容颜,光阴带走了我那美丽的妈妈,我感到无比的心痛,这时我想:“如果时间能停止该多好啊!让我再仔细看看我的母亲,让我永远陪伴在母亲身边。
四、什么是记叙散文?
记叙散文
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散文。
就叙事而言,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更不追求曲折变化,而小说对叙事的要求要较散文高得多;另外,散文在叙事的时候需要饱蘸情感,小说的情感则主要由人物体现出来,不须作者明确抒发。就写人而言,小说要求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典型人物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而散文中的人物则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某些剪裁加工,注重对人物进行写意式的描绘。
扒御
散文可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仔谈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抒情性散文
主要用以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散文叫抒情散文。富有情感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特征,但与其他散文相比,抒情散文情感更强想象更丰富,语言更具有诗意。
抒情散文主要用象征、比兴、拟人等方法,通过对念此碰外在形象的描绘来传达作者的情思,因此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这类散文最常用的手法。
议论性散文
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散文。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用事实和逻辑来说理,而主要用文学形象来说话,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
它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严密的逻辑;既要以情动人,又要以理服人;融形、情、理于一炉,合政论与文艺于一体。鲁迅先生的杂文、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都是典型的议论散文。
- 上一篇: 句子摘录? 童年摘录?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