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文网 http://www.bwyyzx.cn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欣赏> 正文

冰心写的荷叶现代诗?

2023-04-25 08:56:08 暂无评论 72 美文欣赏 荷花   抒情   描写   荷叶的散文

冰心写的荷叶现代诗?

荷叶母亲作者:冰心《荷叶·母亲》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它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从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本文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冰心。

精选描写荷花的抒情散文

细看荷花千姿百态,洁白无暇,像水晶一样纯洁。下面是我给大家精选的描写荷花的抒情散文,供御州大家欣赏。

精选描写荷花的抒情散文:雨中的荷花 我真的喜欢荷花,喜欢雨中的荷花。

荷花是安静的。在风和日丽的时候,碧绿的荷叶一簇簇的簇拥着,既使很宽阔的水面,它们也奇怪的那样紧密的生长,如众星捧月般奉出几朵粉色的或白色的花朵,散发着阵阵幽香,有人欣赏,它尽展国色天香,无人留恋它也独自芳华,就这样安静的美,如定格在一个镜头里的画面,没有渲染和烘托,她的安静超然世外有佛教的禅意。

我喜欢荷花。

荷花是灵动的。黄昏时候,度上人工修建的木桥,近水看荷。有风吹过,水面上会荡起一波一波的涟漪,扔块石子下去,扑通一声,惊飞几只蜻蜓,一只白色的蝴蝶也从荷花蕊里翩翩的飞起落到远处的另一朵花间。云层低低的,天气有点闷热,期盼着下点雨带来凉意。这时我看到几只紫燕低低的掠过水面,紧接着天空就飘落或疏或密的小雨,雨丝如织,被风随意吹斜,真是一场及时雨,满足我雨中赏荷的窃喜心。喜欢在雨天斜倚在回廊看荷花,看那些雨中的荷花,此刻的荷是动态的,是灵动而有生命的。雨点打在荷叶上,在叶子凹下的窝里一掬滚动的水珠,犹如一只翡翠的玉器里盛着一颗珍珠。先不说满塘莲叶的雨中风景,单只是荷花雨中娉婷的模样,就让人不酒心已醉。庆幸这雨让我可以独自享受这雨中的荷花,倾听细密的雨打荷花的声音,仿佛万物都不存在只有我伴着荷花,荷花对我吟唱,这原始自然的音韵是任何歌手也唱不出的曲调,这声音让人宁静而不伤感,孤傲而不寂寥,闻之如置身庙堂,诵一段经文听一曲佛音,让人超脱凡世灵魂飞升。荷花是有佛性的,是修行的花。我喜欢雨中荷花的这份禅意。

有风吹着荷花摇摆着舞蹈,雨点温润着荷花娇艳欲滴,荷叶的清爽混合着荷花的香气被风送到好远,鼻息里充满了这份任何奢华的法国香水也调合不出的味道。雨中的荷花真好,我真的喜欢雨中的荷花。

这份动态的美与安静大不同,那安静带给人超脱俗尘的雅,这灵动带给人活力四射和生命的朝气蓬勃。一个安静如处子,一个意态飞扬傲气如虹如彻马江湖的霸王。

我想起那首着名的《西州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古人对荷花的赞叹可谓美矣极致。

几次动了心思折几枝荷叶一朵荷花供与案上,坐卧同在气息同眠,借几分荷花的灵气点缀暗室生香,凭几分荷花高贵陋室奢华,然而始终不忍心用我俗世的手污了它的高洁,扼杀了它生命的鲜活,更怕那俗世的脂粉污染了荷的香气,还是让它在水中明媚吧,美只能远远的欣赏,不能任意摧残。

荷花是完美的,荷花同时也是俱有残缺美的。我也喜欢李商隐的那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只是这句诗就让世人爱这诗里的意境,镇庆蔽爱荷花的这份残缺的美,凋谢的残花谁见过美的?只有雨中的荷才美,才有这份万籁寂静,雨打残荷这份凋零的孤独,这份空旷的幽静,这份残缺的荷是秋天独特的风景。我喜欢荷花,也喜欢雨中的荷花,喜欢它从一叶浮萍长成荷叶,开出花朵,直到它生命的终结都是那么优雅如仙子,如一位风华绝代的女子从幼年到迟暮,从日出走到夕阳西下,唯美而不消沉。

我看到雨中的荷的繁华,我听到雨中荷的细诉,我爱夏雨中荷的倔强,我爱秋雨中荷的清爽,我是喜欢荷花的,尤其喜欢雨中的荷花。

精选描写荷花的抒情散文:故乡的荷花 居住在繁华的城市内,每当面对做不尽的功课,心情焦躁不安的时候,我总会想起李白的一句诗――“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城市中看不到故乡那样的荷花。差指粉嫩的花苞亭亭净植,在光洁的荷叶衬托下,显得脱俗而淡雅。荷花,这种喜爱恬淡环境的植物,大概不适宜长在喧嚣的城市。

故乡在珠江口狮子河畔,那里有莲花山。莲花山在古时候是一个石矿场,经几百年的采矿,山上或悬崖峭壁,或奇岩异洞,或嵯峨幽邃,或雄伟挺拔。山上湖泊和潭中种着各种荷花。每年夏季,各种荷花顶着骄阳,争相竞馥。花影入波,恍如朝霞成绮;墨绿的荷叶上,一颗颗水珠像珍珠一样,微风拂过,随着荷叶的摆动在滚动,婆娑婀娜,湖上泛起阵阵绿浪。

没有玫瑰的妖艳,没有金菊的清高,没有腊梅的刚烈,荷花有的是从容不迫的泰然,贫贱不移的气度。雍容华贵的牡丹只可用于观赏,而优雅的荷花还可以入药,可以被制成各种佳肴。莲藕、莲叶、莲花、莲蕊等都是人们喜爱的药膳食品;莲子粥、莲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荷叶蒸肉、荷叶粥等小吃更是举不胜举。人们常说“菊残犹有傲霜枝”,可他们忽视了菊花种植过程中病虫害较多的现实。荷花虽然植根于淤泥中,却没有什么虫害,成熟莲子果皮的气孔道缩得很小,其特殊的组织结构甚至可保证莲子埋在地层中千百年而不致损坏。荷花,并不只只有观赏的价值。

“其姿挺展,日艳且鲜;其貌熙怡,傲然独立;其根如玉,不着诸色;其茎虚空,不见五蕴;其叶如碧,清自中生;其丝如缕,绵延不断;其花庄重,香馥长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更喜莲子,苦心如佛;谆谆教人,往生净土。”在佛教里,荷花有深刻的寓意。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花象征着纯洁与高雅、清净和超然。周敦颐的《爱莲说》启示人们,荷花真正的清净不在于身,而在于心。

即使脚下是污浊的泥泞,但她依然不改变自己的志向,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受环境的熏染,不与外界同流合污。这是荷花给我最深的印象。住在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像在家乡时那么纯洁。我总感觉城市比乡村多了些东西。物质生活是丰富了,但是少了朴实的情感,多了尔虞我诈。城市里有很多人过分追求所谓的“成功”――无休止的享乐生活,渐渐迷失了自我,陷入身外物中不能自拔。他们为消费所陶醉,被世俗牵着鼻子走。

故乡的荷花使我能坚持自己的信仰,不浮躁,不急躁。每当想起荷花湖上一片片翠绿欲滴的荷叶,一朵朵洁净无暇的荷花,我就会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联想到高洁的品质,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真诚友好的关系。“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连”谐音,荷花可以成为和平、和谐、合作、团结等的象征。崇尚荷花,追求的不正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吗?

荷花,清闲散淡之花,有人借她抒发淡淡的闲适情怀,有人借她展示生命意趣。荷为人而生,彰显“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节气;人,因喜欢荷花而变得豁达开朗、随遇而安。

荷叶田田,让我一言难尽,一生难忘。孟浩然曾经写下这样一首诗“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离开乡村的我,置身忙碌的都市,只渴望有一管悠扬的笛音,有一阵淡淡的芬芳,让我回想起故乡的那片宁静而又祥和的荷花湖。

精选描写荷花的抒情散文:荷花情 小时候莫过于最喜欢的还是我的老师。

那是在我上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的时候,那时,我大约8岁。是一个天真无邪懵懂的孩童。

一天清晨,我早早起床,跑到村子的荷堰里去摘荷花。因为我们常常在荷堰旁边玩熟了,野贯了,懵懵懂懂,天不怕,地不怕。水深有水深的办法,水浅就不用怕了。

我记得太清楚的是,那天清晨,我背着母亲去的。我一到荷堰旁边,就笔直下水去摘荷花。下到了深水处,两手一边撑一根荷梗就自然漂起来了,浅水处,就是安全的。

那天,我选了花苞苞大的,色泽艳丽的,又新鲜的荷花,红的、黄的、白的,摘了一大捧(我们的方言,就是很多合在一起拿,叫一大捧),浑身透湿的我,光着脚丫。我急急忙忙回家。

一回到家里,母亲看我摘一捧荷花回来,急得火烧眉毛的说:我到处找你,不见人,你要死,清晨八早,跑去摘花,不怕掉在水里淹死了。死了还找不到信。

我说:我摘的花,是送给我们老师的。母亲一听,觉得我这小的年纪,还有这个俏心,又感觉十分可爱,转抱怨为支持。连忙去扯根红带子,帮我捆扎好,又找来一个竹蓝装好,母亲说:不能用包包装,怕挤坏了。

在母亲扎花时,我连忙去换衣服,穿好鞋子。母亲早已把饭做好了。我就草草扒一碗饭,填饱了肚子。背上书包,端端正正带好红领巾,母亲帮我梳头发,扎好了小丫丫辫,一切准备停当,就出门了。

一路,我谁也不敢打招呼,笔直往前走,生怕别人问我,一大早拎一篮荷花干什么呢。

我来到了学校。幸好教室门是开着的。以免在教室门口东张西望等的心慌。一进教室,我就在我的坐位上。把带来的荷花,轻轻的放在我的课桌底下,怕别人看见了。抢着玩。我小心翼翼的保护着她。

在我的坐位上,我静静的坐着。等着上课铃响的那一刻。

来的早的同学、都陆续在操场上去跳绳子,踢毽子。玩着自己喜欢的游戏。

我一直坐在我的坐位上。一动不动。盼着上课时间的到来。盼着早自习班主任老师――聂老师的到来。

那个等的时间格外长,等的心情,是六神无主,像掉了魂似的。心里只想一个心思:怎么时间还没到,老师怎么还没来!连书都没心思看。

上课铃终于响了,同学们都陆续进了教室。我盼望的老师――聂老师终于来了。她有一对又粗又黑的大辫子,穿着一身典雅素净的衣服,显得格外端庄秀丽,美貌可人,她一站在教室门口,同学们一下都安静下来。

老师一进教室,一声清脆锐耳的问候:同学们好!在我们说老师早的时候,我急忙拿出我早已准备好的荷花,来到老师的面前,举起我的右手,向老师敬个队礼,认认真真地献上我那一捧鲜艳的荷花!

当时老师十分惊呀,同学们也一下都骚动起来。都震惊地说:爱铃给老师送花了。(这是我的名字)但瞬间都镇静下来。老师在捧着那一簇荷花时,在我的坐位上,看着我的老师,一张白皙的脸,在荷花的簇拥下,面色粉红,目光炯炯,和蔼可亲,表情十分愉悦。好美呀!同学们也切切私语起来。那时,我的老师也才只是二十出头的姑娘。

老师还是老师。她因势利导,捧着那一簇鲜艳的荷花,轻轻的来到我们中间说:同学们,大家都过来,我们围在一起,都一起看着这荷花,我来给大家分享有关荷花的故事:老师说:荷花有一种高贵的品质,就是出污泥而不染。当时,我们听得似懂非懂,老师很了解我们,她打了个很通俗的比喻说:就好像一个人掉进茅缸里,站起来时,浑身还是干干净净的。当时我们同学一片哗然:哦,原来荷花是这般的高洁呀。老师还继续跟我们说,将来你们长大了,做人也要像荷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

聂老师拟荷花的情怀,浇灌着我们干干净净稚嫩的心。我们华夏儿女都如荷花那样静美幽香,干净清莲,这个古老的民族,不就是一尊晶莹剔透的雕像,矗立在东方之巅吗!

那天,我们和老师一起,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早自习课。

后来,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我时刻铭记这个永生难忘的一课,做人以荷花为标准。

我们的聂老师,也像荷花一样,在我的心中永不凋谢!

当时,我们的小学,是一所镇上的学校。大多数孩子都来自乡村。家庭的经济条件都很差。聂老师从城市来。她当我们的班主任时,像一个大姐姐一样的爱护我们,亲近我们,把我们当着是她的弟妹一样。她除了教我们学习读书以外,还时常和我们一起做游戏。课间里,和我们一起跳绳子,踢毽子,跳房子。更可贵的是,有些女生上学辫子都没梳,这都被聂老师一一记在心里,课间中,她赶忙为那些没梳头的女孩,把辫子梳好。她发现那个同学的手指不干净,或者指甲壳深了,她也要端上一盆水在教室里来,为他们洗脸洗手,剪指甲壳。她时常教我们,从小要学会讲卫生,提高身体健康。

对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聂老师定期晚上家访。帮助辅导她们,提高学习成绩。那时没有什么交通。家访都是踏着乡村的崎岖小路。高一脚。低一脚,重一脚,轻一脚。记得,聂老师每次来我们村时,都是打着手电筒,遇上刮风下雨,大人们就直接给她穿上蓑衣,带上斗笠,大家一起送她回学校。

老师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事业,她的含辛茹苦与无私奉献,都深深的感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和家长。在我们小小的心灵中,种下了无尚纯洁的师生情。我们的师生情,如荷花一样淳朴清香,高雅别致。让我永生难忘。

我们全班同学,在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在老师的辛勤耕耘中,全都发奋学习。那年我们班的升级考试,全都是90分以上。我是双一百。拿着成绩单,我们全班同学都一起雀跃。后来学校还把为我们班命名为红领巾班。在庆祝“六一”活动的大会上,我们全班同学都上台举起自己右手向党宣誓:好好学习,天天想上,做共产主义接班人。

我们班浓浓的师生情,同学们勤奋好学的精神,常常被校方一次次满意的肯定。

我们全班都升级了,要上三年级了。聂老师来我们作别。一下我们全班的同学;情不自禁地哭的稀里哗啦。我也伤心地嚎啕大哭。都舍不得如母亲般的老师。

后来学校老师都来劝我们,安慰我们,希望我们继续保持优良的学习风气,继续保持良好的同学风格,尊敬老师,热爱祖国,爱护集体,搞好团结。

在我们即将放假时,我们邀上了几个同学一起,又摘了一大捧荷花,为尊敬的聂老师献上我们纯洁的心意。这次,聂老师满腔热情地,收下了我们小小的礼物。并一再鼓励嘱托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长大了,做一个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

我们带着老师的殷殷希望,踏着去三年级的路上。

猜你喜欢